当前位置: 首页>>关工委>>工作动态>>正文
校关工委活动系列报道
2018-03-22 09:11  

一、农学院举行“四时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

农学院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响应学校文化育人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育人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重温后稷文化与传承东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文精神、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开拓的创新精神,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和精神品味。11月19日上午,农学院团委创建的“四时讲堂”在图书馆正式启动。东宁县供销联社党委书记、主任、1988届农学系校友戴元平,校老科协会长王成贵,校团委书记于兴业,校团委副书记高天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向国,农学院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农学院团委副书记张鑫琳主持。仪式伊始,于兴业、于向国共同为“四时讲堂”揭牌。于向国在仪式上致辞。致辞中,于向国指出,创设“四时讲堂”这一文化载体,旨在面对全院学生,结合专业和年级特点,从后稷文化、龙江四大精神和东农精神的精神传承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培育。四时讲堂将会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优秀企业资深人士从传承精神之美,履行责任担当等方面进行培训,为农学学子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农业科技人才铸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他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以致用,希望“四时讲堂”常办常新。张鑫琳介绍了“四时讲堂”名称的来源:古语有:“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出自《易·恒》)。四季遵循自然规律循环往复,就能滋生万物;学农者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必将兴我国哉。农学学子伴随着四季轮回历学四年,被春讯点亮生机,伴夏意茁壮成长,同秋收获取知识,与冬藏积淀灵魂。同时她介绍了“四时讲堂”徽标的设计理念:四色书脊代表四季轮回、大学四年,也代表知识的丰富多彩,四条彩色线条交错代表大学时代的所学所用互相关联、和谐统一。黑色代表黑土地、母校和学院,寓意丰富的知识在土地的滋养下繁荣昌盛,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在学院的悉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预示着思想的播种必将结出博才的果实。王成贵和高天琦为在讲堂徽标征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启动仪式结束后,戴元平作了首场报告。戴元平现任东宁县供销联社党委书记、主任,县黑木耳产业办主任。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授予的“星火计划先进个人”、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全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先进个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工作者”、省农委授予的“全省县域农村优秀科技人才”、省科技厅授予的“黑龙江省科普工作标兵”、省人社厅和省供销社授予的“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 中共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市政府授予的“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中共东宁县委、东宁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经济建设先进个人”、“最美东宁人”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从东农毕业后,戴元平始终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为指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壁垒,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主政东宁黑木耳产业以来,东宁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主产基地县,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东宁也成为龙江三农的一面耀眼旗帜。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年轻的校友们帮助,让青年同学们得到启迪。报告最后,他送给大家一首打油诗:光阴似水莫虚度,人生苦短要珍惜。劝君趁早树壮志,圆梦中国展宏图!戴元平永不服输、勇于奋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同学们。演讲结束,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至此,农学院“四时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圆满结束!


二、经济管理学院举办新生校史校情教育专题讲座

经济管理学院


12月6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特邀我校退休教师赵希勤,为2017级新同学举办学习东农校史校情专题讲座。赵希勤老师是践行东农精神的先进楷模,其退休后担任离退休处第15党支部书记,承担学校教学督导任务,工作兢兢业业,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长,虽为耄耋老人,仍然笔耕不辍,为《退休生活》杂志撰写政治理论文章,解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处处彰显了一名一线老教师、中共老党员、东农老学长的光辉形象。

首先,赵希勤老师将东农1948年建校至今的磨难与辉煌,曲折与发展,概括为奠基开元,曲折探索,矢志不移,改革振兴,收获与展望五个阶段,逐一介绍。虽经尽千辛万难,如今的东北农业大学,在东农精神的感召下,在全体东农人的努力下,焕然一新,跻身“双一流”建设名单,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随后,又结合实际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东农精神做以深刻解读。东农精神是“不弯的脊梁”——刘达校长为代表的责任之心;是“农业救国”——许振英教授为代表的爱国情怀,是“保护黑土地”——沈昌蒲教授、“马铃薯专家”——李景华教授为代表的心系三农,是“中国乳业泰斗”——骆承庠教授为代表的桃李天下,是“东农冬麦一号”——佟明耀、郑家兰教授夫妇为代表的无私奉献,更是一代代东农师生为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最后,赵希勤老师着重强调了大学生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基础,上好大学就是迈好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要牢记东农发展历程,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勤奋学习,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身力量。


三、生命科学学院举行院史院情专题教育讲座

生命科学学院


9月24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院史院情专题讲座。邀请校教育督导组成员、生命院退休教师陈维多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讲嘉宾。学院2017级新生辅导员和全体2017级新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陈维多教授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题,分别从生物工程系成立的背景,学院建设发展的历程以及建院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三个方面对院史院情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重点讲述了以生物工程系创始人之一秦鹏春先生为代表等老一辈勇开先河的创新意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求实的进取精神。最后,陈维多教授对2017级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新生能够铭记院史,以前辈为榜样,开拓进取;二是珍惜在大学的美好时光,以书为友,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三是志向远大,向我院87级校友、中科院院士周琪学习,为学院发展和生命科学进步多做贡献。


四、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举办“学校史校情,促荣校爱校”专题讲座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为促进我院2017级新生了解东农校史,牢记东农校风校训,领会东农精神,11月8日,学院举办了以“学校史校情,促荣校爱校”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校关工委委员、老科协秘书长齐德斌老师担任主讲嘉宾,院党委副书记李昊书主持,新生辅导员徐日月及全体2017级新生参加了此次讲座。齐老师首先用珍贵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为我们讲述了这六十多年里,一代代东农人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的峥嵘岁月。接下来齐老师介绍了首届校长刘达、大豆王——王金陵、家禽育种专家——杨山、土壤学专家——何万云等12位老一辈东农人,从他们的身上,同学们更加切实地体会到了东农精神的真正内涵。讲座最后,齐德斌老师对参加讲座的全体大一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号召我院全体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秉承老一辈东农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大学生。据悉,本次讲座是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讲座我院2017级新生充分了解了东农历史,领会了东农精神,认识到了作为新一代东农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励自身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勤奋学习,做好东农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合格东农人。


五、动科学院、动医学院举办新生校史校情教育讲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为帮助2017级新同学了解东农校史,感受东农精神,传承东农文化。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动物医学学院于2017年11月8日下午3点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联合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级新生校史校情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兴国主讲,动科院党委副书记钱芳主持。动科院学工办主任王艳红,动医院学工办主任胡超,团委书记刘钊熠,学生会秘书长李亨,两院2017级全体新生参加了讲座。刘兴国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我校校史。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农业类院校,六十多个春秋里,一代代东农人在逆境中曲折探索,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东农的历史。随后,刘书记为同学们概括了东农精神的具体内容,包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心系三农,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严谨治学,注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优良品格。刘书记详细讲述了老一辈东农人的光辉事迹:不弯的脊梁——刘达、北国——憨叟许振英、大豆王——王金陵、农机专家——余友泰、工程院院士——蒋亦元等14位前辈以及从东农走出的优秀代表。他们淡泊名利,潜心修学,晨耕夕作,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繁荣。最后,刘书记以一个老校友的身份表达了对新生的嘱托和祝福。他叮咛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讲话,深刻理解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同学们奋发图强,争做“东农精神”的传承者;注重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时刻激励自己前行。本次讲座内容详实、讲解生动,老一辈东农人的顽强意志和开拓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校史校情教育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努力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努力探索,不断追求,承担好新一代东农人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六、食品学院举办校史校情专题讲座

食品学院


11月15日下午,食品学院举办了学习东农历史和精神专题讲座,特邀请到我校退休教师王晓丹老师为2017级新同学进行了精彩的讲解。讲座由食品学院辅导员石波罗主持。首先,王晓丹介绍了食品专业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莘莘学子能够健康成长、铸就辉煌的期许,以及希望大家对东农精神和东农传统传承弘扬的热切期盼。随后,王老师讲解了东农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并真切地给每个阶段命了名字,详细地阐释了每一个阶段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及东农的累累硕果。东农这些务实创新的光辉业绩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王老师着重与现场同学分享了东农精神的内涵与力量。东农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励志图强的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强烈爱国强国的赤子之心;三是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四是做学问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五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表现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不论是被誉为“不弯的脊梁”的刘达校长,还是“一心爱国,农业救国”的许振英教授;不论是“中国乳业泰斗”骆承庠教授,还是“东农冬麦一号”的佟明耀郑家兰教授夫妇,或者是能使一村脱贫的马铃薯专家李景华教授,他们的治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都让人敬佩,这就是东农精神的最具体的体现。他指出,现在的大学生会存在因为生活过于安逸而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特质,而使成功之路上有了短板。因此,王老师呼吁大家要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最后,王老师寄语全体食品学子,要继承和弘扬东农精神,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版权所有